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统计指数的概念

2023-09-24洛斯股票网热度:12727

初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要点:指数

一、指数概念和种类

指数有广义指数和狭义指数之分。广义指数指所有的相对数,即反映简单现象总体或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狭义指数是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狭义指数是指数分析的主要方面。

按指数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体指数。个体指数是反映个别现象(即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总体指数是反映全部现象总体(即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总指数按其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的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指数按其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对数量指标编制的反映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程度的指数称数量指标指数;对质量指标编制的反映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程度的指数称质量指标指数。

二、综合指数的特点、编制以及计算

1、综合指数的概念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编制综合指数的目的在于测定由不同度量单位的许多商品或产品所组成的'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总动态。综合指数包括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是:

(1)确定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

(2)对复杂现象总体所包括两个因素,把其中一个因素——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加以固定,以便消除其变化,来测定我们所要研究的那个因素即指数化指标的变动。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数量指标,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数时,指数化指标是质量指标,以计算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综合指数的特点及同度量因素的确定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综合后对比。即解决不同度量单位的问题,使得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得可以相加,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所以,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有两个特点:

第一,编制综合指数要从现象之间的联系中,确定与所要研究的现象有关联的同度量因素;

第二,将引进的同度量因素固定,以测定指数化因素的变动,从而解决对比问题。

3、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三、平均指数的概念、编制及计算

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另一种计算形式,有其独立应用意义。它可以是综合指数的变形,也可以是独立意义的平均指标指数。在得不到全面资料的情况下必须运用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计算形式为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编制,是以基期总量q0p0为权数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以此计算的加权平均数指数等于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上式中,K表示数量指标的个体指数,q0p0表示基期的某个总量指标。也就是说,要编制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一要掌握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二要掌握基期总量。

(2)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是以报告期总量q1p1为权数对个体质量指标指数进行加权调和平均,据此计算的加权平均数指数等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上式中,K表示质量指标个体指数,q1p1表示报告期的某个总量指标。也就是说,要编制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一要掌握质量指标个体指数,二要掌握报告期总量。

在平均指数的应用中,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比较有两个重要特点:

①综合指数主要适用于全面资料编制,而平均指数既可以依据全面资料编制,也可以依据非全面资料编制;

②综合指数一般采用实际资料做权数编制,平均指数在编制时,除了用实际资料做权数外,也可以用估算的资料做权数。

四、因素分析的内容

1.因素分析的定义因素分析是指从数量方面研究现象动态变动中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主要借助于指数体系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在指数体系中,某个总量指标(称结果指标)是两个原因指标的乘积的条件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数体系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方面对总量指标的变化进行因素分析。

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乘积,二是结果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分子分母之差的和。

因素分析主要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利用综合指数体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总量指标的变动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2)利用综合指数编制的方法原理,通过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平均指标变动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例如,总平均工资的变动受不同技术级别工人平均工资和受不同技术级别工人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企业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受各个工人组劳动生产率变动和各工人组工人数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

统计指数是怎样分类的?

1.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核歼蠢)。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改做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正确答改陪案:C

什么是定基指数?

定基指数是指在指数数列中,各期指数都以某—固定时期为基期。定基指数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可以相互换算。定基指数等于相应时期环比指数的连乘积。这种关系的存在要求在以下条件下:各个指数采用的权数不变,指数值中不出现零和负数的情况。
拓展资料:
定义在指数数列中,如果各个指数的基期是不变的,都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称为定基指数,它可以反映某种经济现象的长期动态及发展变化过程。当采用不变权数时,相邻两个定基指数之商等于环比指数。如我国在编制农业产品采购价格和批发物价定基指数时,常以各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一年作为基期。
相关概念指数从广义说,凡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如发展速度指标,也可以叫做指数。从狭义说,指数是用来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多要素所组成的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相对数
编制统计指数的任务:
(1)在于对多种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数量变动,进行综合分析,把不能直接加总的多种数量关系过渡到可以综合比较,从而计算出工业品产量、商品零售价格等的总指数,来反映它们的总变动过程;
(2)在于分析经济现象总变动中的各个因素的变动影响作用,如工业产量的变动,决定于工人数和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3)在于分析在分组条件下,社会经济现象平均指标的变化,除决定于各组平均水平的变动外,会受着现象总体中各组结构的变动影响,如企业):人平均工资的变动,除决定于各组工人工资水平的变动外,会受着工资水平不同的各组工人数比重变化的影响。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现象特征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按其所采用的基准时期的不同,分为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统计指数的作用有哪些?

1、运用于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2、运用于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变动友悔模,以及它们的变动对总体变动的影响程度前早。
3、运用于分析复杂现象平均水平的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变动,以及它们的变动对总平均水平变好缓动的影响程度。
4、运用于统计指数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在长时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指数是什么

指数,或称统计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一种重要统计方法。

指数是一种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的相对数,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

它产生于18世纪后半叶,当时由于美洲新大陆开采的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使欧洲物价骤然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经济学家为了测定物价的变动,开始尝试编制物价指数。

指数种类

有广义指数和狭义指数之分。广义指数指所有的相对数,即反映简单现象总体或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狭义指数是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狭义指数是指数分析的主要方面。

按指数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个体指数是反映个别现象(即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总指数是反映全部现象总体(即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总指数按其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的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